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在演讲开始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展示一件人人皆爱的物品。(此时拿出一张一百元人民币,手举高给大家展示,增强互动。)没错,这是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你会选择如何去使用它呢?明日是3.15消费者权益日,我想在此与大家谈一谈关于消费。

物欲横流,瓦釜雷鸣之当下,消费成为时代热题。纵日新月异,纵真假难辨,纵内铅外金,也不可被黄金铸就的虚假诚信蒙蔽了双眼。

理性洗涤灵魂,亦打磨旧迹。万千世界中,即使讯息纵横,也不应当迷失自我,徘徊不前。至于消费之关口,至于科技迅猛发展之大变局,青年一代不止于迷惘,退去雾霭,弃下感性和野性,当尘埃落定时,理性之你我依然掷地有声。

顺历史洪流可见,远古时期物物交换,当货币的本质藏在贝壳中潜滋暗长,我们才有了经济的概念;石器时代产生的农业和始于周的手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孕育出商业经济;宋代生产力水平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当打破坊市制度,当管理逐渐放松,纸币的前生交子才诞生于世间。其可见我们习以为常的消费来之是如此之不易,跨越千年之久,穿梭于世代之间,消费才可呈于我们眼前。

持着理性之光,在了解到当今消费格局来之不易后,我们当守护这一方净土,维护我们的权益。你的消费权是否受到过侵犯,你是怎样解决的呢?当中意的语言路过耳畔,当形式主义令人眼前一亮,你是否会对这份“虚假诚信”而动容?在这个被热度席卷的时代,你是否会随波逐流,用“野性”去消费?

陈丹青曾说:“年轻人仍然所见有限,又迷失在太多的讯息中。讯息不等于眼界。”把握好价值的尺度,要学会关注产品功效避免仅局限于华丽的广告词和包装;更要关注产品的配方,把握好关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的态度有时处在微妙的动态平衡中。消费主义过度泛滥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我们真正需求的不是对奢侈的选择,不是导致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亦不是在商家的手段中追求潮流。认真的生活从来都不会被消费主义所束缚,真正的自由是保持对生活的合理控制,形成健康的消费心态。我们要如冰雪般地透彻:物质的丰裕不精神的幸福直接挂钩。又为何不去追寻精神层面的消费呢?

维护自己的权利,要拥有独立的人格,要敢于发声,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良好的消费环境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家在建立长效监管体制,政府在规范市场,企业在优化战略,在向好的趋势中,虽不妨有例外,但我们作为消费者能够做的,不过是守住“理性”。理性润物细无声,如良药治愈不平,如清泉涓涓细流,如明镜清澈透明。那如果再回到演讲之前,你又会如何回答我那关于100元人民币该如何使用的问题?

“标签盛行时,理性容易枯萎,思维陷入绝对时,真理即成谬误。”也正是如此,理性之声切不可缺,应当在一次次的探寻中,不论幻灭与重塑,也要坚定地走向真理。弃“野性”而择“理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