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宣传

2017年 第4期

远离烟草  崇尚健康  爱护环境

导语:普及烟草危害知识,开展禁烟干预,以唤起全校师生劝阻吸烟以及主动戒烟,进一步倡导大家摒弃不良习惯。2017年5月31日是第30个世界无烟日今年世界无烟日主题是烟草——对发展的威胁”,我国活动主题是“无烟·健康·发展”。学校为进一步加大禁烟宣传效果和健康教育工作力度,现整理相关内容宣传普及给大家,提高全校师生对烟草危害的认识,为健康、为家人、为自己,拒绝吸烟,崇尚文明生活,热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烟草烟雾的有害成份

在烟草的燃烧过程中,可以产生40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其中有69种致癌或促癌物质。烟草的主要有害物质有:1、尼古丁:又称烟碱,是高度成瘾性物质,其成瘾性仅次于海洛因。尼古丁可作用于吸烟者的大脑,使吸烟者对烟草产生依赖性,是导致烟草成瘾的主要成份。尼古丁还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内膜受损,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2、烟焦油:俗称“烟油子”,每支卷烟5-15毫克不等,内含多种致癌物和促癌物。它可黏附在气管、肺泡的粘膜上,影响其功能,长期可以致癌,是引起肺癌和喉癌的主要原因。焦油还是吸烟者牙齿和手指发黄的原因。最新研究表明,所谓“低焦油含量”的卷烟并不安全,不会因为改吸这类卷烟而降低烟草导致的疾病风险。3、其他包括一氧化碳、多种有毒化合物(如苯丙芘、甲醛、氰化钾、丙烯、醛等)、放射性物质和多种有害金属(镉、汞、铅、砷、镍等)。

、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主要有:

1心血管疾病:吸烟与冠心病、高血压、猝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有关,吸烟促使血液形成凝块和降低人体对心脏病先兆的感应能力。

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COPD和肺癌。

3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胃炎、食管癌、结肠病变、胰腺癌和胃癌。

4脑血管疾病:吸烟增加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另外吸烟可损伤脑细胞、损害记忆力、影响对问题的思考及引起精神紊乱等。

5内分泌疾病:吸烟20支/日,可使糖尿病危险增加1倍。吸烟亦促发甲状腺疾病。

6口腔疾病:如唇癌、口腔癌、口腔白斑、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粘膜色素沉着、口腔异味等。

7眼科疾病主要包括:中毒性视神经病变、视觉适应性减退、黄斑变性、白内障等。

、对青少年的危害

吸烟对青少年危害性更大。据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据美国25个州的调查,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为1.00时,15岁以下开始吸烟者其死亡率为19.68%;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8%。说明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

吸烟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

四、二手烟同样危害巨大

由于二手烟雾包含很多能够迅速刺激和伤害呼吸道内膜的化合物,即便是短暂的接触,也会导致健康人上呼吸道损伤、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内膜受损等严重后果。因此,被动吸烟的烟雾同样可引起肺癌、慢阻肺、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以及其它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尤其可危害孕妇、婴儿和儿童的健康。

有研究表明: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几率比常人高出6倍20-30%的肺癌患者是由被动吸烟引起的。婴幼儿尤其易受被动吸烟的侵害,可引起婴儿猝死综合症、肺功能低下、支气管炎、肺炎和哮喘等。在家中或工作场所的被动吸烟者,发生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5-30%,发生肺部疾病风险增加20-30%。

   、戒烟对身体有哪些益处

停止吸烟6小时后,心率会下降,血压也会轻微降低;12小时后,尼古丁将被排出体外;24小时后,一氧化碳将从肺部排出,使呼吸功能得到改善。此时也许会有咳嗽,因为通过咳嗽可以清除堵塞在气管和肺部的堵塞物。2天之后尼古丁所致的不良反应就会消失。2个月左右,手部和脚部的血液循环就会增加。戒烟1年之后,患心脏病的危险性会显著降低。戒烟5年-15年后,中风的危险性降到从不吸烟者水平。戒烟10年,患肺癌的危险性比继续吸烟者降低一半。患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肾癌、胰腺癌的危险性降低,患胃溃疡的危险降低。戒烟15年,患冠心病的危险与从不吸烟者相似。死亡的总体危险度恢复到从不吸烟者水平。因此,任何时间戒烟都不算迟,而且最好在出现严重健康损害之前戒烟。

青春无烟人生无悔,珍爱生命,拒绝烟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卫生,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二〇一七年五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