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

广元市人民政府第二届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

课题来源:四川省普教资助金课题

课题承研单位:四川省广元中学

一、研究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情感冲突、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我校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理健康教育,配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室等。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仍不显著。

1.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不够

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只能对个别或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与矫正,但不能解决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全体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课题研究就是为了使全体教师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2.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场所受到限制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间和场所都受到很大的局限,不能有效地对大多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以教学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学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高度统一,它较之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更有效的途径。

3.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预防和发展

以往着眼于矫正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只为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服务,注重补救性,而忽视对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引导、预防和发展。这不利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潜能的发展。

4.以心理问题矫正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好

以心理问题矫正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给被咨询者加以“心理问题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有所顾及,一般不主动或者不愿意到心理咨询室咨询。同时学生与专职心理老师的接触很少,关系也没有与班主任、科老师关系融洽,学生更容易与班主任、科任教师沟通。所以,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充分发挥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有意识无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避免了单纯的心理矫正带给学生的一些心理障碍。

5.教学活动中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没得到充分利用

每位教师都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一定的教育经验,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教学活动的内容中存在许多适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在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中也存在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6.在研究中,我们又遇到以下问题

1)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知识和技能缺乏。

2)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即在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核以及第二课堂等教学活动中有哪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技能、方法、途径。

3)如何开发利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4)教师如何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完善和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二、研究的过程与措施

1.完善制度,加强组织和管理

按教研组建立9个子课题研究小组,学校行政领导到子课题组蹲点,学校拨出45000元的课题研究经费,完善相关制度等。把课题研究纳入教研组常规考核、教师年度考核、教师继续教育规范性培训及学时审核、“优秀教研员”评选等,并作为相关考核和评定的重要条件。这些措施明确了教师的研究职责,规范了教师的研究行为,强化了课题研究的管理,增强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培训

课题组和学校教科室多方面收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信息和文章,还编辑了课题研究学习材料专集2集;购买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200多种书籍和专业杂志;聘请了朱利安•泰普林、黄希庭、陈安福、赵琳莉等专家多次来校作心理健康教育和课题研究的辅导报告;开展了大量的校本培训;每学期举行两次全校性的课题研讨会和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等。

3.探索教学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1)根据学科教学内容挖掘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课题组组织主研人员通过对学科教材及内容的分析,按学科、按章节提炼出适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并编辑成册,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参考。

2)确立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为了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有的放矢,按照《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提出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全体与个体目标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课题研究中逐渐地确立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分年级系列目标、分层次系列目标。

4.在教学活动的具体环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即时性、瞬时性、动态性、随机性,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教育艺术和智慧来随机应变地处理和解决学生所出现的有关心理问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善于把握机遇、灵活运用技巧和策略,适时的、恰当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备课渗透

一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渗透资源;二是在教案中备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三是设计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景和方法。

2)课堂教学活动渗透

在实验研究中形成了感受式、领悟式、赏析式、交往式、心理契约式等心理干预方法;形成了心理控制、“堵、创、疏、练、法”、“激发探索总结探索” 等模式;创设了“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形成了预设情景、灵活互动、情感激励、尊重换位、肯定发展、适应调节、欣赏陶冶、类比归谬、截取拆卸、回应暗示等渗透技能。

3)作业批改与考核评价渗透

在评价中整合了知识掌握评价与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把等级、分数、评语激励、图形符号鼓励、中文与外语结合使用、当面批改评价等方式整合为一种新的评价模式。

4)应试心理调节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分数,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克服过度焦虑,关注失误,培养注意,总结经验丰富技巧,引导学生与困难斗争,宽容带给学生自信,学会换位思考等。

5.制定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办法

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总结,我们逐渐形成了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核评定和第二课堂等)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评价的办法。其中最突出的是我们在备课、上课环节设计出“四川省广元中学课堂教学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评价量表”,在评价环节形成了“四川省广元中学学生发展评价目标”。

三、研究的效果

从开题到现在,历时五年,80余位教师参与,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不断分享和辐射到全市,三所兄弟学校还在我校的帮助和支持下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和推广。实验研究使学生得到实惠,使教师得到锻炼,使学校得到发展。该课题研究在2004年通过省专家组的鉴定,并获得了较高赞誉。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广元市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一等奖。

1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实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和谐发展

课题实验研究,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以预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及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过程的有效资源,从正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引导、帮助及培养,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1)学生异常心理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实验研究使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心理异常现象的行为大减。一部分离异家庭子女、农村子女、考试焦虑学生、受社会不良行为诱惑的学生大都被老师及时矫正过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有所下降。因心理原因引起的违纪现象不断减少,违法现象得到杜绝,呈现出和谐、有序、健康的校园氛围和育人环境。

2)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方法优化,心智潜能得到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渐渐地合理调整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更好地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对2003级学生英语教学抽样调查显示:“英语学习兴趣”的比率由原来的31%提高到56%,“读书与笔记方法”由原来的42%提高到83%,“应试方法”由原来的70%提高到94%。由此可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方法得到优化,学生内在的潜力有较大发展。

(3)学生择业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成才心理不断优化

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学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择业观,不再为挤升学独木桥而拼得头破血流,他们以自然和全新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前途。学生在平静的心境中学习起来反而更加努力,更加自信,更加愉悦,更有成就感,真可谓心无杂念天地宽。

(4)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个性得到张扬

通过这项实验,学生在考大学找好工作的同时,开始独立自主,挖掘自己的潜能,学习人际交往,发展自我意识,培养广泛的志趣,使自己的缺点不断得到纠正,劣势不断得到转化,优点不断得到体现,人格魅力不断得到升华,个性不断得到张扬,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拼搏精神空前高涨,学习效能大大增强。

2.促使绝大多数教师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1)教师自觉地树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教师开始自觉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并积极在教学活动以及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使教师而且使学生成为幸福的人和快乐的人,已成为全校教师的共识。

2)教师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掌握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绝大多数教师能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恰当地、随机地、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呈现出师生和谐,人人健康发展的育人氛围。

3)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健康了教师的心理

在教学中师生活动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行为、情绪、心理品质等对对方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师源性影响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我们的实验研究促使每位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教师在健康学生心理的同时也健康了自己的心理。

4解决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够、时间不足、场所有限的问题

通过课题实验研究,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教学活动中,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高度统一,充分运用了学校教育中教学活动这个主阵地,教师借助于非常熟悉的教学活动与技能,能轻松自如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效地解决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时间和空间等问题,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了新的课堂文化

在实验研究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状态,加强了师生心理沟通,科学维护和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自觉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规划新的课堂结构与模式,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个性成长和智慧成长,增强了学科教学的魅力,使课程教学更贴近学生心理,易为学生接纳。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课堂文化的内涵。

4.课题实验研究促进了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

课题研究为学校管理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使学校民主办学,依法办学,校务公开的风格更加彰显,学校形成了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学校管理更加民主化、人性化,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沟通,倡导让我们与老师一起进步,让我们与学生共同发展,让我们与家长形成共识,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育人氛围”办学理念和“活动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

5.提升了学校教育科研的水平,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与研究,完善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制度,浓厚了学校教育科研的氛围,提高了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实验教师发表论文100余篇,撰写个案60余篇,学习笔记20余万字。

实验对象的高2003级高考一榜上线人数突破1000人大关,考入北大、清华、复旦等全国一流大学的人数在全市位居榜首。

近几年来,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整体效益一年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业绩。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已成为全市人民信赖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撰稿:陈           审稿:张德宁)